古代稱呼自己的妹妹與現(xiàn)在差別不大,一般都是稱為“妹”“妹妹”,或尊稱為“吾妹”等,或謙稱為“舍妹”等。
許慎的《說文解字》注為:“妹,女弟也。”“妹”是形聲字,其甲骨文字形的右邊是一個(gè)半跪的女子的形象,表形;左邊是一個(gè)“未”字,后來人們將“女”和“未”的左右位置換了一下,逐漸演變?yōu)榻裉斓摹懊谩弊中巍?/p>
由此可見,“妹”的本義是“女弟”,也就是妹妹,即同父母而年齡小的女子。比如:《詩·衛(wèi)風(fēng)·碩人》:“東宮之妹,邢侯之姨。”意思是,太子的親妹妹,也是邢侯的小姨子。《左傳·襄公十二年》:“及姑姊妹。”意思是,還有姑姑姐姐妹妹。上述幾例說明了古代“妹”的用法。
同樣,古人在詩歌文章中,一般也都是稱呼自己的妹妹為“妹”,比如清代袁枚《祭妹文》,稱呼稱呼去世的妹妹為“亡妹”,也稱“三妹”,因?yàn)槭窃兜牡谌齻€(gè)妹妹。再如清代車鼎晉《哭四妹張節(jié)婦文》:“女子惟吾妹一人。妹幼而聰慧?!?/p>
當(dāng)然,為了簡省起見,稱呼堂妹、表妹,一般也是簡省為“妹妹”,比如《紅樓夢》中,王熙鳳、賈寶玉等都是稱呼林黛玉為“妹妹”或“林妹妹”,稱呼薛寶釵為“寶妹妹”。
至于特殊稱呼很少,主要有這樣幾個(gè):
1.戰(zhàn)國時(shí)的楚國人對妹妹的稱呼為“娟”。
2.“娣”字,讀音dì,這是古時(shí)姐姐稱自己的妹妹。
3.古代有稱姐為“女兄”,稱妹為“女弟”的。比如,《史記·佞幸列傳》:“延年女弟善舞?!秉S庭堅(jiān)《送薛樂道知鄖鄉(xiāng)》詩:“雙鬟女弟如桃李?!?/p>
比如:
1.宋代詩人管道杲的詩:“吾妹忽來顧,綠紗生薄寒。”
2.明代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:“汝二人,將這口劍去取吾妹并劉備頭來。”
3.明代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:“吾妹在宮中,失寵于主公。”
用今天的話說,“吾妹”就是“我妹”或“我妹妹”“我的妹妹”,顯得親切,屬于尊稱。同樣可以用“吾”稱呼其他親近的人,比如吾父、吾母、吾伯、吾叔、吾師、吾友、吾兄、吾姊等,都是表示尊敬的稱謂。
古代稱呼別人的家人,都用尊稱,一般用“令”,比如,稱別人的父親叫做“令尊”,母親叫“令堂”,姐姐叫“令姊”等。而稱呼自己家人則是用謙稱,一般用家,如稱自己的父親叫做“家父”,母親叫做“家母”,姐姐叫做“家姊”,而稱自己的妹妹則習(xí)慣于稱為“舍妹”。這個(gè)“舍”與“家”一樣都是表示自己家里,比如寒舍、敝舍、舍弟、舍妹等。
與其他稱謂比較起來,古人對自己的妹妹的稱呼還不算復(fù)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