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3年5元紙幣圖案上眾多不同民族不同年齡職業(yè)的人物刻畫十分精彩,展現(xiàn)了各階層、各民族大團結(jié)的主題,而且所有人物全部朝向天安門城樓上方呈歡呼狀,隱含擁護黨和***的深刻含義。1953年5元紙幣由蘇聯(lián)代印,1959年蘇聯(lián)單方撕毀協(xié)議,合作關(guān)系被迫中止,代為印刷的1953年5元紙幣從此也就畫上了句號,改為國內(nèi)印刷五元。這樣的不同尋常的命運注定了及其稀少的存世量,鑄就了它在收藏界中的王者地位,市場上的好品難道一見,價格一路飆升不下。
目前,1953年5元紙幣的收藏價格正在上漲之中,其品相會影響到它的收藏價值,存世量稀少的它收藏價格極高,1953年5元紙幣單張2000元-5000元-20000元,百張連號400萬雖然他的收藏價格比不上第二套人民幣中的大黑十,但是仍然有不俗的市場行情。
1953年5元紙幣
發(fā)行時間:1955年3月1日
停止流通:1964年4月15日
別稱:紅伍圓,蘇三幣
冠號:三冠七號
圖案:正面為全國各民族人民一起聚會圖案,背面為花符、國徽及漢、蒙、維、藏四種文字的行名和面值,
顏色:紫紅色。
票幅:165mmx75mm
印刷工藝:凹印二色,膠印四色
水?。翰捎脤嵭奈褰切窃萍y混合水印
暗記:并未發(fā)現(xiàn)任何暗記
發(fā)行數(shù)量:最初計劃數(shù)量為五億張,1954年又追加了四億張,最后分三批投放到市場,總共九億零八百萬張。
特殊:從1964年4月開始宣布限期回收,到5月份截止收兌,時間金一個月,是人民幣歷史上回收時間最短,最為徹底的幣種,與此同時的還有叁圓和拾圓。
1953年5元紙幣見證了中蘇關(guān)系的起起伏伏,社會意義巨大:五六十年代,由于中蘇關(guān)系的迅速惡化,我國***對1953年5元采取了回收銷毀的手段,再加上由于印刷工藝的不成熟,人民的收藏意識不高,所以,能夠留存下來的并且還比較完整的1953年5元可以說是少之又少,這就導(dǎo)致了1953年5元在市場上的流通量是很少的。
1953年5元紙幣的市值一直保持穩(wěn)步提升的趨勢。隨著收藏錢幣的浪潮襲來,很多玩家都對1953年5元紙幣蠢蠢欲動,相信這種錢幣是不會隨著時間而貶值的反而還會升值,由于它的獨特性和稀缺性使得它在錢幣收藏中獨樹一幟,成為人民幣回收市場的寵兒。